北京时间7月22日凌晨,2023年世界游泳锦标赛跳水项目在匈牙利布达佩斯落下帷幕,中国跳水“梦之队”延续统治级表现,在已结束的四个奥运项目比赛中包揽全部金牌,15岁天才少女全红婵与搭档陈芋汐以领先亚军58分的巨大优势摘得女子双人10米台冠军,随后全红婵在单人项目中再度上演“水花消失术”,以破纪录的466.20分卫冕世锦赛冠军。
新老组合延续双人台霸权
女子双人10米台决赛成为中日选手的较量,全红婵/陈芋汐从首轮开始便确立领先优势,五跳动作近乎完美,最终以378.60分实现世锦赛三连冠,日本组合荒井祭里/板桥美波凭借高难度动作获得银牌,但总分差距达58.08分,这对中国组合自2022年搭档以来,已在奥运会、世锦赛、世界杯三大赛实现“全满贯”。
“我们每天训练要跳200多次,默契是水泡出来的。”陈芋汐赛后表示,教练组透露,为应对新周期规则变化,两人近期重点打磨了难度系数3.4的5255B(向后翻腾两周半转体两周半屈体),本次决赛该动作获得全场最高的91.08分。
全红婵突破“发育关”再创历史
24小时后的单人10米台决赛,全红婵以堪称教科书式的表现征服全场,其第二跳407C(向内翻腾三周半抱膝)获得7位裁判中的4个满分10分,单跳得分96.00分刷新赛会纪录,更令人惊叹的是,五个动作的入水水花均控制在0.3米以内,现场慢镜头回放显示,有三次入水几乎未见明显水花。
“现在比东京奥运会时重了3公斤,但通过力量训练找到了新平衡点。”全红婵赛后坦言,这位曾在东京奥运会创下466.20分世界纪录的选手,此次以相同分数打破了自己保持的世锦赛纪录,值得一提的是,她在预赛、半决赛和决赛中全部动作总分差仅为1.8分,展现出恐怖的稳定性。
男子跳板双保险稳如磐石
男子3米板项目上,奥运冠军王宗源与老将谢思埸组成“双保险”,决赛中王宗源在第三跳5156B(向前翻腾两周半转体三周屈体)出现小失误,但凭借难度系数3.9的109C(向前翻腾四周半抱膝)挽回局势,最终以561.95分夺冠,英国名将拉夫尔以12分之差获得亚军,谢思埸收获铜牌。
“这个周期我们重点提升了动作难度,现在男子跳板前六名选手都有3.8以上难度动作。”中国跳水队领队周继红指出,技术数据显示,王宗源整套动作难度系数总和达21.7,比里约周期冠军高出1.4。
混双10米台新秀初露锋芒
首次参加世锦赛的16岁组合张家齐/黄建杰在混合双人10米台项目表现抢眼,两人在决赛第四跳207C(向后翻腾三周半抱膝)同步分达9.5分,最终以339.54分力压乌克兰组合夺冠,这是中国跳水队在该项目世锦赛四连冠,也延续了自2015年设立混双项目以来从未丢金的传统。
国际泳联技术代表马克评价称:“中国选手的空中姿态控制和入水技术已成为行业标准。”本次比赛使用的智能评分系统显示,中国选手平均入水垂直度达89.7度(理想值为90度),远超其他队伍85度左右的平均水平。
巴黎周期备战现新动向
本次世锦赛暴露出新周期竞争格局的变化,英国队在男子跳板、墨西哥在女子跳台项目均有突破性表现,马来西亚选手潘德莉拉更成为首位在世锦赛完成难度系数3.7动作的女子选手,周继红透露:“我们已经开始研究巴黎奥运会可能启用的新规则,重点提升男子跳台和女子跳板的动作稳定性。”
随着人工智能辅助训练系统的引入,中国跳水队在动作细节雕琢上更趋精准,运动员每天训练后会通过3D运动捕捉系统获取207项技术参数,其中全红婵的腾空高度数据已从去年3月的1.63米提升至1.68米。
跳水运动全球发展提速
本届世锦赛跳水项目参赛国家和地区创纪录地达到52个,国际泳联宣布,2024年跳水世界杯将增设混合团体赛,并试行“极限难度动作加分”新规,中国跳水队科研团队负责人指出:“现在各国选手难度提升速度比上个周期快30%,但我们的优势在于动作完成质量和心理稳定性。”
布达佩斯的多瑙河水上中心见证了新一代跳水明星的崛起,当全红婵完成最后一跳时,现场大屏幕打出“PERFECTION”字样,这个在东京奥运会一鸣惊人的小姑娘,正用更加成熟的表现续写着中国跳水的黄金时代。
网友评论
最新评论